不久前,由省工經聯組織的2015年河北百強企業排序結果揭曉。一年一度的百強企業評選,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我省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尤其是今年百強企業評選,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首次對我省重點企業進行的一次“全面體檢”。這次百強企業排序呈現出了哪些新特點、新趨勢?透過這份榜單,又傳遞了哪些與以往不同的信息?
價格低迷、市場需求疲軟、環保壓力空前……盡管一個又一個難題困擾羈絆著鋼鐵工業,但在本次我省百強企業榜單揭曉后,人們驚異地發現,鋼鐵產業仍然是這次百強企業評選的最大贏家。
“共有36家鋼鐵企業入圍百強企業。”省工經聯有關負責人說,這36家鋼企的營業收入累計達10870億元,占百強企業的43.11%。
和往屆百強企業相比,由于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次百強企業榜單也傳遞出了很多新的訊號。
“盡管總營業收入有所增加,但增速僅為個位數,較往屆大大放緩。”省工經聯有關負責人說,同時入圍門檻由上屆42.57億元降至本屆31.87億元,同比下降25.14%,降幅之大歷屆罕見;營業收入上下限相差2774.14億元,倍率為88,創歷史新高;虧損企業由上屆9家增至12家、虧損額由29.08億元升至98.52億元。
透過這一系列的數字,不難發現,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省重點企業正經歷著結構調整的陣痛和爬坡過坎的艱難。
身處逆境,但36家鋼鐵企業依然成為贏家,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省鋼鐵工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而加速邁向中高端成為我省鋼鐵企業適應新常態的重要路徑。
來自省冶金行業協會的數字證實,自去年以來,我省鋼鐵工業在經濟指標增速放緩同時,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卻呈現加速跑的態勢。2014年,我省鋼鐵行業新產品產值平均提高1.86%,新產品產值率平均2.65%;鍍層板(帶)產量同比提高10.31%,冷軋板(帶)產量同比提高18.82%,增幅創歷史新高。2014年,我省鋼鐵行業有12家企業、24類33個牌號產品的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實物水平,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認定為優質冶金產品并授予“金杯獎”,省名牌產品產量比率達到33.71%。
一批企業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贏得了良好開局。產能規模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河北鋼鐵集團,目前主體裝備全部實現了大型化、現代化,初步形成了以礦產資源、鋼鐵制造、國際貿易為核心的三大海外業務發展平臺。作為我省民營鋼鐵企業的佼佼者,普陽鋼鐵集團大力開展增效升級活動,保持了較高的盈利水平,2014年實現利稅23.88億元,讓人刮目相看。
一方面,鋼鐵工業的適應能力不斷提升讓人欣喜。但另一方面,百強企業中傳統產業一統天下的格局也亟待打破。
數據顯示,緊隨鋼鐵其后,我省建筑、石化行業各有9家企業入圍,營業收入分別占百強企業的5.72%和5.71%。這3個行業共有54家企業入圍百強,其總營業收入占到百強企業的54.54%。
此外,本屆百強企業集中分布在26個行業大類,其中二產企業占據席位最多,為83家,三產企業為17家,一產領域沒有一家企業躋身百強。
“這些數字說明,我省產業結構調整依然任重道遠。”省工經聯有關負責人認為,實現經濟發展動力由傳統增長點向新的增長點轉換,我省仍要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事實上,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如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省工經聯有關負責人認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攜手張家口承辦冬奧會等都為我省實現綠色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期待這些利好能夠在不遠的將來“寫”進我省百強企業榜。 |